存款降息潮下的“镜像” 储户银行双“彷徨” 资产配置格局生变

[探索] 时间:2025-07-11 10:22:25 来源:TMGM新知网 作者:探索 点击:60次

随着新一轮降息落地 ,银行存款利率已逐渐步入“2时代” 。

6月以来,六家国有大行完成了新一轮存款利率变更;多家股份制银行跟进变更存款挂牌利率,回落幅度为5到15个基点不等;多地中小银行则紧随其后,回落存款挂牌利率。tmgm外汇官网登录

存款降息潮下的“镜像” 储户银行双“彷徨” 资产配置格局生变

在当前的存款“降息潮”中,不少储户和银行陷入彷徨 。一边是储户纷纷寻求资金增值的最优解:有人“跋山涉水”跨城存款 ,有人取出存款投向理财市场;另一边是银行面临揽储业务需求和降成本“两难”,想方设法留住客户 。


(资料图像)

资产配置多元化 ,成为储户和银行的应对之策 。多位银领域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,储户需要合理变更收入预期,做好风险与收入的平衡,配置多元化的tmgm外汇官网入口产品;银行要向有更高附加值的财富运维等方向转型 ,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,供给高质量金融服务,共同促进财富保值和增值。

储户的彷徨:寻求资金增值最优解

新一轮“降息潮”下,储户还愿意把钱存进银行吗?储户手中的“闲钱”又将投向何处 ?这是摆在不少储户面前的新难题 。

工作刚满一年的王安(化名)手头有了些钱 ,本打算近期存银行定期,却被突如其来的降息打了个“措手不及” ,“存款利率一降再降,钱还要存银行吗 ?”

有储户发现不同地区的银行存款利率存在差异。为寻求更高收入的存款利率,“跨城存款”热潮渐起,部分储户开启“特种兵”模式,“我专门做了攻略 ,坐高铁去杭州存款,FXTM富拓外汇开户存了30万,利率3.3% 。”林衿(化名)称,“在当前利率下行的根源下,现在能找到3%以上的存款利率非常难得”。

还有储户选择将到期存款取出  ,投向理财市场 。“钱存银行得到的利息越来越少了 。”家住上海的程先生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,前段时间他留意到某国有大行5年期定存利率降低15个基点的公告 。“如果30万元存5年 ,利率就少了2250元 。”程先生算了一笔账,觉得钱存银行“越来越不划算” ,不如买理财产品。

资金的流动,折射出储户对“资金增值”的焦虑感 。数据呈现 ,我国存款增速连续放缓 。今年5月,人民币存款提升1.46万亿元 ,同比少增1.58万亿元 。其中,住户存款提升5364亿元,非金融公司存款下降1393亿元,财政性存款提升2369亿元 ,非银领域金融机构存款提升3221亿元 。

多位银领域人员认为,存款增速可能继续放缓,主要因为银行连续回落存款利率 ,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,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意愿因此可能继续下降 ,这将带动居民存款增速进一步回落,引发更多资金流向理财市场。

在利率下行的市场预期下,居民寻求资产配置最优解的需求日趋升温  。“存款利率降低后,我还是会把部分钱存银行‘吃利息’,众汇平台但也在思考要不要买些理财产品 、国债等。”一位受访储户坦言 ,当前的银行利率对他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,将来可能选择将存款“搬家”至支出或理财。

银行的彷徨:如何才能留住客户

随着存款利率连续走低 ,“如何留住客户”成为各大银行面临的新考题。

“又到了年中冲存款的时候了,我还有700万元缺口,完不成好崩溃呀!”华东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 ,虽然当前处于低利率的市场生态,银行还是下发了不少使命,如何吸引和留住客户让他颇为“头疼”  。

储蓄型保险产品成为银行留住客户的主推产品 。“今年不断降息,锁定复利3.5%的保险产品要不要了解一下 ?”“3.5%预定利率寿险停售在即,想买赶紧买!”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发现,不少人正卖力推销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。

“听客户经理介绍,6月底之后3.5%的产品就会下架,我想趁这段时间赶个‘末班车’  。”来自浙江的尹女士最近在思考购买增额终身寿险产品。她说,“感觉将来利率下行是个动向,想着提早锁定长期收入。”

招商银行上海某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也表示 ,近期咨询和购买保险的客户不少 ,大部分看中了储蓄型保险能够锁定长期收入的优势。数据也可以印证保险销售的火热——今年前4个月 ,保险领域保费达2.3万亿元 ,同比上升9.8% ,其中寿险同比上升11.8%。

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 ,3.5%预定利率寿险停售在即 。“下半年可能会回落至3%,如果有闲置资金打算用于中长期配置 ,可以思考。”一位保险销售人员提议,在购买此类产品时 ,客户要保持理性,要整体了解清楚产品 ,不要因担忧3.5%利率产品即将停售而着急入手。

低利率常态化  :如何打理好“钱袋子”?

在银行低利率常态化的形势下,储户应当如何打理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?多元化资产配置成为应对之策 。

个人资产配置多元化是大动向 。“我们给客户的资产配置提议是 ,可用于理财的资金中,40%—60%可以理财保本保息产品 ,例如定期存款 、国债、储蓄险等 ,剩下40%左右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。提议理财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配置 。”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客户经理表示 。

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议,居民要思考自身的风险偏好、理财水平 、理财经验、可理财资产等多方面因素,围绕自己的理财方向,进行综合性资产配置。当前最关键的是“要变更心态和预期,平衡好风险和收入的关系”。

“对于风险偏好较低 、追求稳健收入的理财者来说  ,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一些现金运维类理财产品 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。”董希淼解读称 ,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水平 、追求相对较高收入的理财者来说 ,可以适当配置一些债券型基金、偏股型基金以及风险等级相对高一些的理财产品 ,也可以适当理财股票及贵金属产品  。

新形势也催生着新机遇,银行要做好客户资产配置“顾问团” 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,银行要向有更高附加值的财富运维 、线上场景等方向转型 ,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 、高质量金融服务需求;需要围绕服务实体财政 ,平衡保养性 、流动性和盈利性,在规模扩张的并且重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经营可连续性 ,不断优化资产架构。

(素材出处:上海证券报)

标签 :

(责任编辑:热点)

    相关内容
    精彩推荐
    热门点击
    友情链接